主题教育 |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党委开展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专题辅导报告暨党委理论中心组(扩大)学习会
5月30日上午,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党委开展“坚守初心,服务国家外交大局,以讲好中国故事为目标,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专题辅导报告暨党委理论中心组(扩大)学习会,由校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副主任张勃欣老师主讲。学院党政领导、党委委员、师生党员、行政人员共同参加学习会。学习会由学院党委书记杨鸿主持。

报告中,张勃欣老师以2023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为引入,带领大家原原本本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讲好中国故事的相关论述。她表示,讲好中国故事,要深化中国梦的对外传播,全面准确生动地讲好中国梦,同时要以中国梦为引领深化对外传播;要把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方方面面,组织各种精彩、精练的故事载体,把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寓于其中;要用好丰富的资源和素材,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要坚持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

随后,张勃欣老师从顶层设计及制度体系、传播平台与传播内容、培育Z世代国际传播关键意见领袖、展望与思考四个层面对高校Z世代青年国际传播的路径和方式进行了阐述。她表示,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作为从事国际学生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应当在Z世代青年国际传播上发挥自身作用,拓展全球合作网络,培养能立足本土实际,又兼具国际视野,能够有效进行跨文化沟通的全球胜任力人才;创新课程体系,拓展实习实践渠道,着力培养复合型国际传播青年人才,为国际传播增效赋能;加大“借船出海”力度,充分利用海外平台拓展影响力,打造多平台矩阵效应;树立新媒体思维,创新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培养会使善用“十八班兵器”的全媒体国际传播人才。
在交流研讨环节,学院党委书记杨鸿表示,通过今天的专题讲座,对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知;下一步,学院党委一方面要通过强化自身学习,提升自身职业能力素养,另一方面通过加强调研,对标先进,学习兄弟院校经验,在打造“留学上财”品牌中发挥作用。此外,学院中国研究生培养方面也要结合自身特色,提升中国研究生国际化视野和格局,充分发挥中国研究生在国际传播中的作用。

学院党委正处级专职组织员蔡蓉认为,Z世代国际传播的制度和设计体系、传播平台和内容建设都非常重要,下一步工作中要进一步通过思维创新、活动策划和宣传的结合等角度讲好中国故事,加强对学院工作的谋划,打造“留学上财”品牌。刚刚结束的学院第十九届国际文化节上,也有非常多讲好中国故事元素,讲好中国故事理应用这种润物无声的方式进行,提升工作实效。
学院副院长荣军表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对于学院中外学生人才培养非常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外交思想和关于教育的对外开放相关论述中对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下一步工作中,学院应加强学习和交流,在国际传播媒介和话语体系构建上下功夫,将来华留学生教育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高度上去思考和谋划,将理论学习所得转化到实际工作中,促进学院事业进一步发展。
学院党委委员王玲认为,今天的讲座聚焦学院主体工作,学院作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阵地,理应在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上发挥自身作用。下一步,学院在活动策划上要注重打造品牌,提升活动深度和厚度;同时,依托学校资源,加强同学校宣传主管部门的交流和沟通,承担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的重任。
今年5月,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院党委启动党建引领国际学生讲好中国故事项目。本次专题辅导报告作为党建引领国际学生讲好中国故事项目的重要一环,旨在为学院更好的推进国际学生讲好中国故事、打造“留学上财”品牌、促进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持续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