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第2学期专家论坛之七: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高晶一教授应邀至我院做专题讲座
2021年4月27日下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高晶一教授应邀为我院做题为《爱沙尼亚语语法基础与对外汉语教学》的专题讲座。此次讲座由我院商务汉语系青年教师周洋主持,2020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参加了交流与学习。
高晶一教授首先介绍了爱沙尼亚的地理情况,国旗、族名渊源等国家概况,以及语法书的成文历史、语言特征,指出爱沙尼亚语属于粘着性语言,其语法含义多靠词根粘着语法标记来体现。其学习者要理解和运用从“词根到成词、从成词到成句”这样的语文模式。其次,高教授比较了汉语和爱语、英语的语法差异。
接着,高教授简单介绍了爱语的字母以及发音情况:“现行爱语字母表共有32个字母,其中4个字母仅用于文史时代传入词语以及抄录外语人名地名,另有5个字母仅用于抄录外语人名地名。”介绍期间,在座同学积极提问,气氛活跃。之后,高教授就爱沙尼亚语的元音和辅音、音韵结构向学生们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与汉语的辅音、元音及声韵结构进行了比较,启发同学们通过两种语言声韵结构的比较来进行对外汉语教学。
随后,高教授对爱沙尼亚语的词类作了简单介绍,爱语的词类分为9小类:动词、形容词、数词、代词、副词、助词、连词、叹词,并与汉语词类做了比较,然后又介绍了爱沙尼亚语动词的基本框架,在讲到爱语系动词、否定动词时,他将其与英语、西班牙语和汉语作了比较。最后,高教授介绍了爱语的基本语序,同汉语、日耳曼语相似。爱语的重点成分在句首,如果句首不是主语,其后接谓语然后再接主语,与日耳曼语相同。
讲座最后,在场师生就高教授所讲内容积极请教,现场气氛热烈。师生们均表示受益匪浅,对爱沙尼亚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学们表示,本次讲座开拓了自己的研究思路和研究视野,讲座过后会继续研读相关文献和资料,更好地完善自己的毕业论文。
供稿人:虢子莹;供图:吕炳霞;编辑:刘凝子